司马炎完成统一,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晋朝可从中划分为西晋(公元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代。,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扩展资料: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280年,晋灭东吴,统一中国,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福五鼠之三十六计》结局:最终贼贼猫离开了猫国,未和平;《福五鼠之孙子兵法》结局:贼贼猫返回了猫国,鼠国夺回了四座城池,迎来了短暂的和平;《福五鼠之战国烽云》结局:出现了獠牙国、无谓军,獠牙国打猫国,无谓军打鼠国,无敌鼠得到了寒铁刀,最后福福鼠来到无谓军大营,夺取了寒铁刀。
福五鼠大结局猫国没有统一天下。大结局我们是没有看到什么大结局,也不知道大结局是什么?所以你们说的有的大结局我也搞不清楚,问题是大家知道有什么大结局没有,如果有的话请大家告诉我大结局是什么?
266年司马炎篡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
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大量生产力与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
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曹叡
魏明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
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魏明帝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但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广采众女,因此留下负面影响。
刘邦和刘备大家都知道。这二人一个是大汉开国皇帝,终结了秦末乱世,开创汉家四百家天下,一个是三国之中的蜀汉开国皇帝,汉昭烈帝,大汉王朝最后的守卫者。从血缘关系上说,刘备是刘邦之后,从政治上来说,二人是汉室,是刘家天下的一头一尾,遥相对应。1、东汉:
汉高祖刘邦,汉恒帝——刘志,
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
2、魏:
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
魏齐王——曹芳,魏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曹奂
3、蜀汉:
汉昭烈帝——刘备,汉孝怀帝——刘禅
4、吴:
吴大帝——孙权,吴会稽王——孙亮
吴景帝——孙休,吴乌程候——孙皓
5、西晋:
晋武帝——司马炎
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即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酥诞生在古罗马的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且主张以耶酥诞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元,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时,继续采用了这种纪年法。由于格里高利历的精确度很高,而为国际通用,所以被称为公历。从此,教士所臆造的耶酥诞生的年份便被称为公元元年。所谓“公元”,就是公历纪元。
1884年,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以经过格林威短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经度的起点,也是世界标准“时区”的起点。10月13日这一天是采用格林威尼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日。
当格林尼治天文台确定自己的子午线时,世界上有些国家根据本国的地理条件,也确定了自己的子午线,这样就容易造成混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884年10月13日,2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就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时间和统一的子午线问题作出决议:“会议向与会国政府建议,将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子午线规定为经度的本初子午线。”于是,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被世界公认为本初子午线,作为计算地理经度的起点和世界“时区”的起点,格林尼治国际标准时间从此诞生。
格林威尼位于伦敦东南、泰昭士河畔。英国皇家天文台曾经设立在这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格林威尼虽然已经迁到东南沿海的赫斯特孟骚,但天文台的旧址仍然继续被用作零度经线的位置。
格林尼治时间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的时标,后来人们发现地球的自转有逐渐变慢的趋势,并有季节性的变化和突然的不规则变化。因此,在1979年末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上通过决议,确定用“世界协调时”取代格林尼治时间,作为无线电通讯领域内国际标准时间。
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将领姜维发生拉锯战,魏军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汉主刘禅投降,汉被魏所灭。
及后会、维在蜀发生叛变,三国志记载,“魏将士奋发,杀会及维,维妻子皆伏诛”,可见并未引起大乱,昭快速平定。
265年,昭死后,司马炎夺取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并开始筹备伐吴。
279年,炎兵分六路,由北、西向东吴进发,吴主孙皓曾想抵抗,但在暴政的统治下,士兵毫无战意,晋军势如破竹。
280年,晋军成功攻克建业,皓投降,吴灭亡,西晋成功统一天下。
如果把刘邦团队放到三国,能够分得一份天下,这个我的答案是不能,无论是放到三国前期,还是后期都不能,分析如下:
首先,如果把刘邦放到三国前期,曹操一统北方,招揽人才,顺民心,刘邦的处境一来没有立足之地,二来也没有能力抗衡曹操,三来韩信一开始来刘邦身边本来就不会受重用,一听说曹操重用人才,韩信很可能会投奔曹操,刘邦团队将无立足之地。
其次,如果三国鼎立后,刘邦团队进入,他们击败哪个国家?很明显他哪个国家也击败不了,因为三国君主都是明君,而且国家治理的非常好,彼此都拥有绝对的天时地利优势,刘邦攻取任何一方,都是逆天而行,不会成功,再者三国人才太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灭的。
最后,如果把刘邦放到三国,跟刘邦所处的时代完全不一样,首先天下大乱局势已改变,第二对手增强,远远比项羽和其他诸侯强太多,以刘邦的品德放在三国,跟刘备、曹操、孙权相比还差不少呢,刘邦在三国很难聚民心,再者韩信的军事才能在三国也很难发挥,因为对手从匹夫之勇,跃升为用兵高手时,韩信的奇谋将一无是处,曹操当初灭袁绍、吕布都是奇谋当遇到周瑜、法正时,曹操什么都不是,周瑜能击败曹操,在诸葛亮面前照样被耍,司马懿没有面对诸葛亮时,灭孟达、公孙渊奇谋层出不穷,但是面对诸葛亮,拥有各种优势,也只能自保。
而韩信当初的对手,除了项羽我是一个也看不起,太菜了,这些对手放到三国,连袁绍都不如,更别说对抗其他人物了,把韩信放到三国,对手能力上升不止一个层次,韩信还能击败他们吗?这个很难。
首先,秦末汉初和三国时期都是属于动乱时期,诸侯并起,英雄辈出。历史环境的相似性,就让我们可以有这样的一种假设。
其次,汉高祖刘邦是众所周知的知人善用,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哪一个拿出来都可以说个几天几夜。除此之外,还有樊哙,周勃等名将。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也能发现刘备也是个很会用人的君主,诸葛亮,法正,五虎将等,也都是民间耳熟能详的人物。
最后,能否在三国占一分天下,一方面看人才,另外一方面就看天时地利。自黄巾起义起,帝国动乱,群雄并起,天时已有。我们知道汉高祖刘邦,灭秦之后被封为汉中王,最后又能夺得天下,所以个人认为给刘邦一块地,他和手下的人才就有很大的机会夺得天下。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刘邦的团队完全有可能在三国占取一分天下
一、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
221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二、扩展资料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280年,晋灭东吴,统一中国,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天命元年(1616年),努尔哈赤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建元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正式誓师伐明,其后接连攻克开原、铁岭、辽阳、沈阳等地,并迁都沈阳。后金进入辽沈地区之后,一方面下令收养归降汉人,另一方面却推行剃发、大量迁民、清查粮食、征发差役等弊政,激起了辽东汉人的反抗,他们有的逃亡,有的则针对女真人采取投毒、袭杀、暴乱等反抗方式,给后金在辽沈地区的统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去汗号而称帝,并改元“崇德”,追尊其父努尔哈赤为清太祖。在皇太极统治时期,他曾几次率军绕道蒙古攻打北京等地,但终因明朝关宁锦防线的阻隔,始终无法对关内地区进行有效控制。顺治元年(1644年),吴三桂与李自成的农民军激战于山海关。吴三桂以“材帛”、“割地”为条件向后金求援,多尔衮率满洲清军入关参战,并正式迁都北京,征服全国,开始了清王朝近三百年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