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中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思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过秦论》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微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
轰轰烈烈的秦王朝在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声中灭亡了,秦始皇所设想的万世基业在他死后不到几年的时间里土崩瓦解。
有人可能不禁要问:一种新制度下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何以如此脆弱?答案其实很简单:制度并不能包揽一切。易中天在书中总结秦亡的原因是“失之在政,不在于制”(他引用了柳宗元《封建论》中的观点)。
秦顺应了历史潮流,却没有满足人民需求,在整个制度的运作上充满了血腥暴力,于是秦亡了;而汉仅仅是把“硬打压”变成“软控制”,整个局面竟为之一变,出现了文景之治。
有人说:“秦朝是因为秦始皇的暴政导致天下老百姓怨声载道,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导致灭亡。”也有人说:“秦朝的灭亡,完全是因为二世胡亥的昏聩无能所导致。”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秦始皇再多活几年,秦朝的命运是否会被改写?
真正的秦始皇
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主题与第一种观点一致,认为主要原因还是秦朝统治者“仁义不施”,这也是大多数正史文献所相符合的观点。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秦始皇13岁即王位,22岁平叛乱、加冕亲政,39岁统一中国进而称帝,其治国之道以法家思想为主体,杂家思想为辅助。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第一个大系统的封建王朝,是我华夏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如此一个大有为的君主岂能是一个不施仁义,葬送秦国百年基业的无道昏君?
周朝末年,天下群雄并起,华夏四分五裂。诸侯为争夺天下战乱不息,黎民百姓生灵涂炭,而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天下,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纷争,人民才能够在和平天下安居乐业。
全新的进步和发展
北部派大军30万抵御外侮,修建长城,使我中原大地免受游牧部落铁骑践踏,老百姓的生命有了保障,粮食有了收成。数次巡游天下,探索治国大道,设立郡县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央权力,让沿袭了数百上千的分封制度土崩瓦解,国家变得更加稳定和繁荣。而这一点,秦始皇破坏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吗?不是,是奴隶制贵族的利益。
修建灵渠,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制度,熔铸六国兵器,化为民用,让一个前所未有的辽阔国家方方面面连结成一个整体,这些在六国贵族的眼中是破坏和毁灭。而对于整个天下来说,这是进步和开拓。
始皇崩,天下崩
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有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治理天下,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秦朝的发展得以一日千里,秦朝的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重重阻隔和不断适应,但却被借题发挥,当作残暴无道,说这些话的无非就是被消灭种种特权的奴隶主贵族。
但秦始皇驾崩,没有了大一统君主的镇压,六国余党得以借题发挥,乘机作乱,再加上秦二世的昏聩无能,最终让秦朝灭亡在了六国旧贵族的刀剑之下。试问:秦始皇如果多活一二十年,太子的位置更加巩固,天下人也适应了新的和平环境和更进步的社会理念后,秦国还能灭亡吗?六国贵族还敢乘机作乱吗?答案只有两个字:不能。这大概就是历史的遗憾吧!
秦朝灭亡和公子扶苏并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原因还是秦二世和赵高实行苛政才导致秦王朝迅速走向覆灭,而且公子扶苏还是沙丘政变的受害者,因此秦朝灭亡和公子扶苏没有直接联系,也就不存在什么责任。不过公子扶苏作为秦朝王族公子,宗室大臣,未能识破赵高、胡亥等人密谋作乱,间接导致了秦王朝的迅速灭亡,也不能说毫无一点责任。
接下来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扶苏被贬上郡和沙丘政变的经过。
表面来看,公子扶苏是没有责任的,毕竟他是受害者。
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子扶苏因劝谏其父秦始皇坑术士一事,导致秦始皇大怒,被下令前往上郡担任监军一职,监督守卫北疆的三十万大军,并协助大将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侵扰中原。
两年后,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生病,之后病情越发严重,最终在沙丘平台病逝。不过秦始皇在病重后,曾专门给长子扶苏留下一道赶回咸阳治丧的遗诏,虽然没有名言册立公子扶苏为太子,但只要扶苏能赶回咸阳,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扶苏继承帝位是板上钉钉。
但秦始皇身边的近侍赵高和公子扶苏向来不合,担心其继位后会影响到他的个人地位,而秦始皇诸位公子中,只有少子胡亥和赵高最为亲近,因为赵高是秦始皇点名指给胡亥的老师,于是赵高逐渐有了拥立公子胡亥称帝的想法,并为之付诸行动。
恰好秦始皇病逝后,丞相李斯立即封锁了消息,只有赵高、胡亥、李斯和几位近侍知道秦始皇去世,赵高便说动公子胡亥和丞相李斯一起密谋政变。三人经过商议,毁掉了秦始皇留给长子扶苏的遗诏,并篡改诏书,以“不忠不孝”为由赐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再伪造一道矫诏,册立胡亥为大秦太子。
等扶苏自尽的消息传回后,赵高等人便赶回咸阳,宣布秦始皇的死讯,并宣告矫诏,太子胡亥继承帝位,成为了秦王朝的二世皇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最终激起民变,导致大秦王朝在短短三年内迅速走向覆灭。
在秦王朝灭亡之前,公子扶苏早在沙丘政变时遇害,以此来看的话,公子扶苏是没有责任的。
首先秦始皇去世后,丞相李斯就立即封锁了消息,就连随同巡游的文武百官都不知道大秦王朝首任皇帝秦始皇已经去世,而公子扶苏远在上郡,更不可能知道父亲病逝的消息,也不知道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三人的密谋。因此公子扶苏还和往常一样,在上郡尽职尽责地监督守卫北疆的三十万大军,并协助大将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等胡亥亲信作为传诏使者突然抵达上郡后,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再做谋划已经来不及,也无法挽回什么。原因有两点:一是使者抵达上郡后,就立即解除了蒙恬的兵权,移交给副将王离(王翦之孙);二是传诏使者是胡亥亲信,前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置公子扶苏于死地。
赵高等人既然敢派使者赐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说明他们已经谋划好了一切,失去了兵权的扶苏和蒙恬就如同待宰的羔羊,而且使者也不可能独自一人前往上郡,身边必然还会有胡亥的其他亲信护卫保护,并协助除掉帝位的第一竞争者公子扶苏,以及扶苏的帮手将军蒙恬。
因此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根本毫无还手之力,他们是必死无疑。除非两人事先有所防范,在大帐周围埋伏亲信护卫,以应对突发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必死之局。但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的主要心思都放在了抵御匈奴和修筑长城上,对来自朝廷内部的危机并未察觉,也没有做什么防范。
之后两人先后遇害,接着秦二世给予赵高生杀大权,开始残害其他兄弟姐妹和反对他的大臣,比如公子将闾、公子高、上卿蒙毅、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冯劫等人都接连遇害。
从事实来看,公子扶苏早已遇害,而且也不是监国太子,是没有责任的。
按责任划分,赵高作为沙丘政变的始作俑者,其次又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罪魁祸首,应当是第一责任人。胡亥首为人子,又为臣子,竟然同意赵高密谋篡位,是为不忠不孝,称帝之后又纵容赵高结党营私,祸乱朝政,毁坏江山社稷,为第二责任人。
丞相李斯为第三责任人,首先他作为大秦丞相,位高权重,属于秦始皇的托孤重臣,但他却和赵高同流合污,没有按照秦始皇遗诏拥立长子扶苏。其次没有李斯的帮助,沙丘政变也不可能成功,将丞相李斯划分为第三责任人,一点都不冤枉他。
第四责任人是大秦王朝首任皇帝秦始皇,他在位三十七年,称帝也有十二年,在春秋鼎盛时期不册立太子也还能说得过去,但他在平原津病重后,依然不册立太子,稳固江山社稷,非要到大限之时才颁布遗诏,还只告诉了赵高,这才让赵高有了可乘之机,从而发动了沙丘政变。
其次秦始皇在位时,他的统治已经在逐渐崩溃,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并没有采取休养生息之策,还进行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又完成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比如长城、灵渠、阿房宫等,当时全国有近一半壮年男子不是在服兵役,就是在服劳役,导致百姓怨声载道,尽失人心,大大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因此秦始皇也是秦王朝灭亡的主要责任人。
秦始皇长子扶苏是第五责任人,虽说他是被弟弟胡亥和佞臣赵高密谋逼死,多少有点冤枉,但他作为王族公子,宗室大臣,还能不懂得朝堂政治的凶险吗!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晋献公之子申生都已被立为太子,最后还不是因为储君争斗死于陷害,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公子扶苏之死并不算冤。
虽然尽职尽责,尽忠尽孝固然能彰显出高尚的人格品德,但不知变通,过于迂腐却会起到反效果,公子扶苏为人臣、为人子,不加思索就相信“父亲”的赐死诏书,就算他之前直言劝谏顶撞过其父秦始皇,但也罪不至死,而且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有功,并且守卫边疆十余载,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秦始皇也不昏聩,又怎么会轻易赐死重臣蒙恬呢!
忠孝没有错,但不想原因,不计后果,不衡量利弊的愚忠却是大错特错,公子扶苏自杀之前,他也不想想他是北方三十万大军的监军,如果监军和主将蒙恬同时离任,北方枕戈待旦的匈奴会不会乘机发难,公子扶苏选择自尽可以一了百了,但却是不顾国家安危、天下百姓的做法。
赵将李牧都能为了国家社稷和军民计,不听赵孝成王命令继续与秦军对抗,难道李牧不知道违抗王命的后果吗!而扶苏作为秦始皇长子,秦朝宗室大臣,北方三十万大军监军,可以说是身负重担,但他却置北疆安危、江山社稷于不顾,选择自刎了结生命。虽然秦王朝的灭亡和他没有直接关系,但他作为皇子重臣,又怎么能没有一点责任呢!
如果公子扶苏能提前提防,辨别诡计,力挽狂澜,秦王朝也不至于会迅速灭亡。看似秦王朝的灭亡和公子扶苏没有关系,但他作为秦始皇的长子、秦朝宗室大臣,守卫北疆三十万大军的监军,肩负重任,对于秦王朝的灭亡,公子扶苏又怎么会没有责任呢!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战国初,经过百年的衰落期,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兼并巴国和蜀国。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前207年,面对农民起义的大潮,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亡。
汉世宗即位后,推行推恩令、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拓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奠定汉朝基本疆域;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西汉自汉世宗之后,皆以外戚辅政。汉昭帝即位后,霍光辅政。汉中宗时期,设置西域都护府,正式将西域纳入版图。汉高宗即位后,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西汉开始走向衰败,又历经汉统宗、汉哀帝、汉元宗。公元8年王莽废除孺子婴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公元前770年,秦国建国;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从建国到灭亡共563年。
秦国(前770年-前207年),是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
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 以治都於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使复嬴氏祀,号曰“秦嬴”。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2。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战国初,经过百年的衰落期,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兼并巴国和蜀国。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其子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秦王朝虽在历史上拥有巨大影响,但滥用民力,统一仅十五年。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共抗秦。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秦朝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国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直接原因:
1、社会矛盾产生: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2、社会矛盾激化: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合统一后社会发展的需要。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局面。
3、统治阶级内部: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城乡里斯,篡改遗诏,夺取妄为,是为秦二世。秦二世继位后,各地的反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战国时期六国衰落及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国七雄,最初立国时,秦国最弱,魏国、楚国、齐国都是大国,但秦国能够屌丝逆袭最后成为霸主一统天下,是有其内在因素的。六国衰落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六国变法不彻底,魏国变法实行法治,但不是彻底的法治,李悝变法和吴起变法将魏国经济,军事推向鼎盛,成为战国初期第一霸主,但由于依法治国不彻底,受到国君思想影响很大,魏文侯之后,李悝变法就推行不下去了。
申不害的术治变法将韩国推向了讨好君主的阴谋权术之路,并不是真正的变法,齐国实行的吏治变法,其实就是实行势治,这种变法与孟子主张的王道区别不大,但不适合于诸侯争霸的战争时期;燕国的乐毅变法只是边边角角的修复,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重军事但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必然不会长久。只有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商鞅变法中很多内容,直到今天还有借鉴意义。
第二,六国的地缘政治没有秦国好,从地理位置来看,魏国、韩国、赵国拓展空间很小,只有兼并土地,争夺人口才能增强实力,这三个国家处于四战之地,每次大战都少不了他们三个国家,耽搁生产和发展,战争耗费国力。
齐国和楚国地缘政治也没有秦国有优势,秦国是唯一处于第二阶梯的大国,居高临下,四周还有高山峻岭,大河关塞与其他诸国隔离开来,进可攻打,退可守,进行发展,所以在地理位置上其他六国就输了一分。
第三,六国也出明君,但是不连贯,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与出六世明君世分不开的, 这六世明君将商鞅变法一直贯彻下去,这是秦国能够强大的关键;反观其他国家,偶尔出现明君进行改革,但换了君主后政策就变了,无法像秦国那些历时几百年的发展。例如,魏国魏文侯之后,国力一直走下坡路,赵武灵王也是芸花一现,燕国墨守成规还出现禅让这个笑话,齐国国君更是良莠不齐,楚国就更不用说了,实行分治制度,国君本身权力就很小。
笔者认为,六国破灭与秦国逐步强大,这与君主战略、策略、计谋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本身弱小的秦国,通过合纵连横等手段牵制周边大国,进而分解其联盟,借力打力的事情太多了;秦国君主对人才上有独到的眼光,商鞅,张仪,司马错,白起,李斯,都是秦国破格提拔,最后成为栋梁之才的。
总之,魏国人才流失严重,楚国固守传统的分治度,燕国墨守成规实行王道,齐国在合纵连横中的不作为,韩国对术治的偏执,赵国对军事的侧重,都是其衰落灭亡的原因和特点,但这些都与君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