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刚刚落幕的第6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以全员满分、总分领先第二名44分的绝对优势获得团体第一名。 中国队也是IMO比赛进入本世纪后第一支全员满分摘金的队伍,打破了美国保持28年的纪录。 记者从北京大学了解到,6月22日至7月10日,中国国家队在北大进行了比赛前的集训和准备。
7月15日,第6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中国队6名选手均以满分成绩勇夺金牌,成为本届比赛中唯一获得全金的代表队,并以领先第二名44分的绝对优势,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赢得中国参赛史上最佳成绩,中国队也成为该项赛事有史以来第二支以全部满分摘金的参赛队伍。本届比赛共有来自104个国家和地区的589名选手参赛,韩国代表队以3金3银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美国代表队以4金1银1铜获得团体第三名。
中国队成员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廖昱博、上海中学张贻然和江城、华中师大一附中张志成、长沙雅礼中学刘家瑜、重庆巴蜀中学瞿霄宇,领队是北京大学肖梁教授。本届比赛连续两天考试,每天参赛选手要在四个半小时的比赛时间内解答三道大题,比赛对参赛选手的智力、体力和意志力的挑战极高。
1985年12月,在中国数学会50周年纪念大会期间,谷超豪、王寿仁、裘宗沪等数学家们对中国选拔、培养参加国际数学奥赛队员工作提出建议,从此确立了科学家们“大手拉小手”为国选才育人的工作模式。
在本届竞赛持续近6个月的选拔、培训过程中,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的青年数学家组成的教练团队,克服疫情影响等重重困难,精心指导6名队员,科学调整备赛心态,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教练团队成员绝大多数均是往年中国代表队选手,具有丰富的参赛经验,且大多曾获国际奥赛金牌。当年的比赛中,他们发现了数学之美,从而投身数学研究,并将其作为终生的事业。现在,为了数学事业后继有人,他们不讲条件、不计报酬,默默站在新一代中国学生的背后,坚定地支持本届参赛选手在数学探索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国际数学奥赛始于1959年,旨在激发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从1985年起,中国科协每年组织中国优秀中学生参赛,共累计选派218人参加竞赛,获得金牌174枚、银牌36枚和铜牌6枚,23次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国际数学奥林匹亚(英语:I nternational M athematical O lympiad),简称IMO,是国际科学奥林匹亚历史最长的赛事。1934年和1935年,前苏联率先在其国内的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把这种数学竞赛和体育竞赛相提并论,冠以「数学奥林匹亚」的名称,形象地揭示选手间智力较量的过程。
1959年,第一届IMO于罗马尼亚举行,参赛国包括7个东欧国家。自此以来,除了1980年之外,IMO从未中断。随着IMO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参赛国也不断增多,近几年已达约100个,基本包括了中学数学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目前每个参赛国可派出最多6位参赛选手、一名领队、一名副领队和观察员。参赛者必须在比赛时未满20周岁,最高学历为中学,不过每名选手参加IMO的次数没有限制。
自第24届(1983年)起,IMO试卷由6道题目组成,每题7分,满分42分。赛事分两日进行,每天参赛者有4.5小时来解决3道问题(由上午9时到下午1时30分)。通常每天的第1题(即第1、4题)最简单,第2题(即第2、5题)中等,第3题(即第3、6题)最困难。理解题面不需要超出公认的中学数学课程范围的知识,但是解题需要懂得很多超出中学课程范围,但是又不属于大学课程的知识。一般分为代数、几何、数论和组合数学四大类。IMO题目植根于中学数学,但在具体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需要记忆大量定理,方法上有更高要求。一般来说,IMO题目的难度较大,灵活性强,富于智巧。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般不需要参赛者具有高等数学知识(例如微积分),但需要参赛者有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基本功,坚韧的毅力以及一定的创造性。原则上,IMO不鼓励选手利用超出中学范畴的数学知识与工具解决问题(但并没有明确限制),并会在确定题目时充分考量这点。